最近石家庄高新区的街头,多了些“会接人的公交”——不用等固定班次,不用挤大公交,打开小程序就能叫车,还能自己选目的地,关键票价才1.8元,和普通公交一模一样。这种“巡游公交”一出现,立刻成了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:“这到底是公交变‘聪明’了,还是出行多了个‘新选项’?”
记者试着体验了一回。早上9点,在高新区管委会门口打开“石家庄智慧公交”小程序,首页“巡游公交”入口很显眼。输入目的地“天山海世界”,系统自动定位后,10秒内弹出订单。没等3分钟,一辆印着“石家庄公交”标识的白色小巴士就停在了路边——车身不大,能坐12个人,司机师傅摇下车窗笑:“今天订单少,不用绕路,直接走。”
1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,车费果然1.8元。刚下车就碰到常坐这趟车的王姐,她举着刚取的快递说:“我做电商,每天要去物流点取货,以前得坐3站公交再走1公里,现在直接叫到小区门口,省了半小时,比打车省10块钱呢!”
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顺的体验。市民张先生上周赶高铁,提前1小时叫了巡游公交,结果司机绕了两个小区接其他乘客,等赶到高铁站时只剩10分钟检票。“本来想省点钱,差点误了大事。”他皱着眉说,“急的时候真不敢碰这个。”
为什么会“绕路”?石家庄公交的工作人员给出解释:“巡游公交是‘合乘共享’模式,同一区间的订单会合并,司机得按导航最优路线接人,难免会慢点儿。我们早就在小程序里提醒了——赶时间的乘客别选,它适合时间充裕、图方便的人。”
其实这事儿的“争议点”,恰恰戳中了大家对“好公交”的期待:既想要公交的“便宜”,又想要网约车的“灵活”。1.8元的票价守住了“普惠”的底线,“随叫随到”解决了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麻烦,但“合乘”带来的几分钟等待,成了必须接受的“小代价”。
采访里,不少市民倒觉得“能理解”:“毕竟价格在这儿摆着,要是想快,直接打网约车就行,这个就是图个‘便宜+方便’的组合。”还有人提建议:“要是能加个‘直达选项’,多花2块钱不用绕路,急的时候也能选,就更完美了。”
至于会不会推广到其他区域?工作人员说“暂时没通知”,但不少市民已经开始盼:“老城区的公交站离小区远,我妈年纪大了走不动,要是有这个,出门就不用愁了。”
说到底,这种“把公交变成‘网约车’”的尝试,本质上是在“固定路线”和“个性化需求”之间找平衡。1.8元的“网约公交车”或许不是完美的,但它让我们看到:好的公共出行,从来不是“一刀切”的标准答案,而是“让每个人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方式”。
就像市民李大爷说的:“要是能开到老城区就哪怕多等几分钟,总比让老太太拄着拐杖走一公里强。”毕竟,公交的温度,就藏在这些“替人着想”的细节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