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玺的“理发事业”始于大一的一次“偷懒”。那会他觉得校外理发店排队麻烦,干脆花几十块钱买了套工具,跟着网上的教程练手。“第一次给室友剪的时候,手直抖,剪得像狗啃的,室友还笑着说‘没事,就当换个风格’。”慢慢练了半年,他的技术越来越稳:寸头的渐变、短发的层次,甚至有人找他修刘海,他都能“hold住”。

“都是同学,互相帮忙的事,收钱就见外了。”曹玺的“服务范围”从同班扩展到隔壁系,有时候在自己宿舍摆个小桌子,有时候抱着工具去对方宿舍,剪一次也就20分钟。有次凌晨11点,考研的同学来找他:“能不能帮我理个清爽点的头?明天要背书。”他二话没说,搬来椅子就开工。3年下来,他粗略算了算:至少剪了500次。

体育老师苦练技术为学生免费理发

让他没想到的是,自己的“小爱好”居然“惊动”了学校理发店。有次他帮同学剪头发,刚好碰到理发店的老板,对方笑着拍他肩膀:“小伙子手艺不错啊,以后要不要来我这兼职?”后来同学告诉他,老板常问:“你们系那个剪头发的,啥时候毕业啊?”网友知道这事以后,纷纷调侃:“这是怕他留着‘抢生意’呢!”但更多人是点赞:“这样的校园暖事,比热搜上的热闹更让人安心。”

对曹玺来说,这从来不是什么“伟大的事”。“就是顺手帮个忙,大家信任我,我就接着做。”他说,最开心的时刻不是收到多少点赞,而是剪完头发,同学笑着说“比外面剪得还合心意”——那种被需要的感觉,比任何回报都珍贵。

体育老师苦练技术为学生免费理发

现在曹玺快毕业了,不少同学问他:“以后还能找你剪头发吗?”他笑着说:“要是回学校,肯定帮大家剪。”其实,校园里最动人的从来不是什么“惊天动地”,而是把“小事”坚持做3年的热乎劲儿——就像他剪的每一刀,都藏着对同学的心意:“收钱就变味了,这份热乎劲儿,得一直留着。”

网友们说:“这才是校园该有的样子”“他剪的不是头发,是青春里的互相照应”。而对曹玺来说,不过是守住了“助人为乐”最朴素的模样:一件小事,坚持做,就成了光。

体育老师苦练技术为学生免费理发